您现在的位置: 济源市济渎路学校 >> 文章中心 >> 教师频道 >> 教学反思 >> 正文     十年树人,英才辈出。回望来路,硕果累累,展望未来,斗志昂扬。2023,不忘初心,砥砺奋进,赢得桃李满天下,凯歌高奏创辉煌!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

最新图文

 
 
 

 

作者:刘翠平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2209    更新时间:2015/5/28 

其实,我一直想给这篇文章构思一个文辞华美,读来令人口齿留香的题目;要不,怎么也得高大上一点,以显示我对她的“高度重视”。思索良久,还是敲下了这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题目:她。这个题目,简单到极致,细细读来,更有一份意蕴悠长蕴含其中。或许,这就是她给人的印象:简单,润泽……

她:简单

作为一名80后,她有本事将自己的生活过得简简单单。锦衣华服不恋,珠宝首饰不念;不施粉黛,却依然让人觉得眉目婉约。不知道是天生丽质,还是后天的气质修养成就了她,着实让人羡慕!

她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。曾经有幸参观过她的“书房”(兼卧室),一个仅有的书柜塞得满满当当,房间的角落堆着一个一个的纸箱子,摞起来老高。纸箱子里都是她的书。她自己讲:“书没地儿放啦,得添新书柜了。”我笑她:“要那个虚架子做什么!知道你读的书多,就别摆那明面儿上吓人了!省得我们看着你跟看到图书馆似的。”

跟一个“图书馆”做朋友,最大的好处就是,你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更好的书。我们俩,严格意义上来讲,是书友。性格不同,看书爱好也不同。她将她喜欢的书推荐给我,我将喜欢的书推荐给她,受益的是彼此,丰盈的也是彼此。她曾经推荐我看两个译本的《源氏物语》,一个是林文月的译本,一个是丰子恺的译本。林文月译本的言语极其具有美感,诗句多以楚辞形式翻译;丰子恺译本的语言比较平实,文字意味隽永深长。对比来读,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      

有时候,她出去培训,回来,也会带书给我。而且,必定会配上一篇热情洋溢的推荐词,让你对她所推荐的书充满了期待。我也常托她从网上给我买书。前几天,我看一档电视节目,晓得了一本书《The Book of Questions》,虽然看不懂英语,却很是喜欢,于是央她买给我。她一听,大惊:“你都开始看英语了?!!”于是,她也定了一本书,书名好像是《日语入门》。过了几天,书回来,我看着她的《日语入门》直笑:“以后,你不要动不动就跟我说‘撒哟那啦’,很吓人的!”

有一句诗很喜欢:“书卷多情似故人,晨昏忧乐每相亲。”书卷似故人,还有一种人,像书卷,晨昏忧乐相亲,你所领略到的,是一个别样的世界。

她:润泽

简单到极致,就是一种品味。相对于生活上的简单,工作里的她,却一点也不简单。

开发课程:教室里的每个生命因此润泽

20079月,她开始尝试开展师生共读活动。她将“哈利•波特”系列的七本书进行反复甄选,剔除掉涉及情爱、暴力等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后三部,然后以每学期一本的进度,引导学生在四、五年级阅读完前四本。面对这些家境一般的农村娃,她就靠着一本书,一张嘴,一双手,带领孩子们一章一章地走完了阅读旅程。

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她变照本宣科为“百家讲坛”式的解读,不再有多少“倒”多少,而是恰当增删故事情节,适时加入解释或点评,通过设置听读兴趣点来创造悬念、展示情节推动的魅力。比如,哈利被亲人忽视、受到责骂;比如,哈利经常被长辈拿来和哥哥对比所产生的自卑感等等等等。这些新奇有趣的故事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进入情节中,情感和心灵受到了抚慰,更加关注哈利接下来会怎么做。学生在她的讲述中慢慢走进“哈利”,也走进自己的内心。而她也完成了她想完成的传递:情感、生死、人性……

“哈利•波特”系列丛书就像一根“魔杖”,点燃了她的热情,也点燃了孩子的热情。给予她教育力量的同时,更多地给孩子带来一个新奇的充满幻想的世界。

研究课堂:打造“三度”课堂

广泛阅读,勤勉写作,促进了她对语文课堂的思考。她这样认为:小学语文课堂不能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华丽,要更多地关注内容,关注语文教学究竟要传递给学生什么?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,但对这些基本目标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呢?是思维能力。我们既要注重孩子想象力的开发、情感的熏陶,也要培养孩子理性思维的能力。在人文的想象中,保持一种理性的平衡,诗意的浪漫与理性的思维兼顾,才能更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。

她的思想,直接影响了她的课堂。她的课堂,总是会让你耳目一新。

教《七律•长征》,常规教法都是补充背景材料,再解释诗句含义。她却站在“人物单元”学习的高度,“以诗证诗”,“从人到文”,又“从文到人”,一咏三叹,引导学生走近开国领袖的精神世界;

教《伯牙绝弦》,她不仅仅教了个故事,而是站在涵咏传统文化的角度,峰回路转,引导学生对“知音”有了多角度认识。

《走进鲁迅》单元课程的有机整合,她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巧妙衔接,将单元文本打乱重组,让学生学一课抵十课……

在她的课堂上,我们体会到的是一个教师的用心。惟其用心,才会让她的教学如此有情怀吧:有温度,有广度,又不乏深度!

她是谁呢?

她就是济渎路学校的张小娟老师。

现在,有一部分教师不可避免地受着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的冲击,不甘于生活的清贫。我也和她探讨过这个话题:“教师为什么不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?我们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?”她这样说:“我们所做的工作,是很难以金钱来衡量的。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,得英才而教之,看到孩子们因自己的劳动而一天一天变得更好,这本身就是工作对自己的奖励,本身就是一种幸福!”愿我们所有的老师,都能有这样的一种情怀:幸福着教育的幸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