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济源市济渎路学校 >> 文章中心 >> 学生文苑 >> 正文     十年树人,英才辈出。回望来路,硕果累累,展望未来,斗志昂扬。2024,不忘初心,砥砺奋进,赢得桃李满天下,凯歌高奏创辉煌!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

最新图文

 
 
 

如何看待学生的“插嘴”现象

 

作者:卢艳玲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1593    更新时间:2014/11/17 

教师在教学时都会碰到喜欢“插嘴”的孩子,总会有些学生喜欢时不时地冒出几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,引得大家哈哈一笑;还有的学生怕别人把答案抢去,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地把答案喊出来,这样的局面不仅影响同学学习;而且使课堂教学秩序出现混乱,面对学生这样的“插嘴”现象,我们该如何看待呢?

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,老师是教学的“主宰者”,课堂是老师的“一言堂”,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,只有先举手,得到老师的同意之后再发言,这样课堂上就基本杜绝了插嘴现象。可是,试想一下,在一堂课上,每个学生都规规矩矩地坐着,认认真真地听着,全班鸦雀无声,没有一个随意插嘴大乱教师讲课的学生,一切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乍一看,这似乎是一堂很成功的课,但从长久的发展的观点来看,这种教学培养出来的,只能成为一群一体性的学生,没有可塑性,更谈不上探求新的知识。

作家巴德.舒尔伯格回忆他七岁时写了一首诗,母亲的评价是"精彩极了",父亲的评价却是"糟糕透了"。他从母亲的"赏识"中得到了爱的力量,有了前进的自信,从父亲的警言中知道时刻自醒。而两种不同来源的力量却成就了一代名作家。改革中,课堂提倡让学生畅所欲言,于是,有的老师主张: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插嘴的机会,并为学生的插嘴"添砖加瓦"。细细品味,其实这样的讲法不够科学,起码不严密,试问教师如果一味如此对待,我们的下一代将是什么样?!

新课程提倡平等、民主、和谐的师生关系,倡导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、合作者、研究者,在这种宽松、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,学生插嘴的现象出现是合情合理的、是无可厚非的。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特点,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,爱护学生的好奇心、求知欲,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,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。所以,在面对插嘴这一现象的时候,我们也需要一分为二地进行考虑。

笔者认为"添砖加瓦"应在学生都有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的前提下,用在上些讨论性的问题中,而这样就要求讨论者应用最起码的知识储备,针对以上实况有两种问题堪忧:一者再好的班级体都存在"优生""学困生",如果课堂上优生总是控制不住"插嘴",没给学困生一丝缓冲知识的时间和空间,谈什么后进生的转化。优生容易养成自制力差、随心所欲、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,后进生则又成了"懒惰成性、依赖心理极强的阿斗",这样的教育失败否?二者西方学者有言:知识不如能力,能力不如品质。"畅所欲言"的课堂应有必要的纪律,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如果教师的态度仍是"添砖加瓦",其它学生有样学样,长此以往我们国家下一代的精神文明以将是怎样的一种光景呢?教育工作者既是"慈母",又必须身兼"严父"

总之,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,引导“插嘴”的孩子能把话“插”在需要的地方,让有价值的“学生插嘴”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