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济源市济渎路学校 >> 文章中心 >> 德育之窗 >> 班级管理 >> 正文     十年树人,英才辈出。回望来路,硕果累累,展望未来,斗志昂扬。2023,不忘初心,砥砺奋进,赢得桃李满天下,凯歌高奏创辉煌!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

最新图文

 
 
 

误入“教坛”深处

 

作者:黄红霞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1453    更新时间:2014/11/10 

1989年的7月,高考结束要报志愿了,一直对我疼爱有加的班主任郭行战老师给我出主意:“多文静的姑娘,做个教师吧,这个职业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。”父母也赞成我报师范专业。可我不喜欢校园里清教徒式的生活,心中一直藏着“记者梦”——以锐利的双眼观察社会,以犀利的笔锋纵论天下,媒体应是我纵横捭阖的沙场,激情应是我生命里最不可缺的分子。但胳臂拗不过大腿,我最终选择了报考安阳师专。通知书发下来后,我为梦想破灭哭了整整一晚。

怀揣着遗憾和无奈,我来到了安阳师专。安阳,这座历史名城,厚重的文化气息熏陶着我;安阳师专,这所古老的师范院校,严谨的校风影响着我。我在文学殿堂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,我在各科老师的讲授中苦练做教师的基本功,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,已渗透到我的血液中。很快,实习期到了,康建常教授的一席话让我惊得一身冷汗:“我们畅想未来,梦总是美好的,但现实是残酷的。等毕业分配到偏远乡村任教时,必须得让头低下来,让学业长起来。”

现在回想起来,教授的这剂预防针打的是多么及时呀。毕业后,我果真到了一所小乡村学校任教。这所学校有几间破破烂烂的瓦房是教室,抬头望粗大的房梁上挂着两盏昏暗的电灯,低头看地面高低不平,走路都得小心翼翼。条件不好无所谓,关键是这所学校的教师少,同龄人更少,寂寞成了我最怕的东西。也正是这份寂寞让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教育教学中去,更多地去关注这群既可爱又顽劣的孩子。后来一位学生已为人父,来看过我后对别人说:“我要看看我美丽的语老师17年后变成了什么模样!”我对自己的外貌常自惭形秽,自认为从没有“青春”过,大概是当年因为某些“好”的表现而给学生留下“美丽”的印象吧。

虽然多年来,课本知识变化不多,但我的授课方法永远在变,储备的书本外知识不断的翻新。我希望我的学生不只是因为书本,还因为我,会看得更远,想得更多,提出的问题更绝。上课成了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。讲台上一站,我就像换了一个人,神采飞扬。亲切的笑容,睿智的语言,善变的风格,使我的课堂有活力,有魅力,更有激情。“努力做一位不被学生忘记的老师,努力上一节不被学生淡忘的课”成了我的座右铭。

高中同学聚会的宴席上,在商海里纵横驰骋的好友谈的是眉飞色舞,在政界混的得心应手的班长侃侃而谈,交际场上的高手们不断变换着行酒令让我瞠目结舌,而我能讲些什么呢?说学生,实在是幼稚,谈知识,简直是迂腐。三尺讲台是太小的舞台,四面围墙里的校园是太狭小的空间,而逝去的二十多年又是太漫长的岁月,种种无法改变的因素让我们这个教师群体和社会的接触少之又少。失落的我并不心酸,我知道我的目光是深邃的,我的眼界是宽广的,我的心态是年轻的,我所拥有的知识不能成为宴会上的谈资,它只能站在三尺讲台上说,只能对着明亮的眼睛,纯净的心灵去说。

2009年的寒假里,几位正上大学的学生来看我了。与其说他们是学生,不如说他们是朋友,我们一起说学业,谈服饰,侃美容,我享受着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。其中一位叫李雪娇的极善言谈,她是安阳师院大二的学生,我俩聊得最为起劲。我说八九十年代的安阳市鼓楼街是如何得狭窄与繁华,安阳师专的红墙平房教学楼是多么的古色古香;她说安阳师院的学生多,教授棒,楼房多。师生闲聊的气场是其乐融融,我从她对安阳师院的热爱里看出她会成为一名好教师的。

现在回首,当年误入教坛深处,觅得桃李香满径,喜得硕果挂满枝,诗意浓浓陶醉我一生。